引導煙花爆竹行業安全健康發展 | |||
2019-04-12 來源:中國應急管理報 | |||
引導煙花爆竹行業安全健康發展
——三位代表委員一席談 ■本報記者徐 姚 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自古以來,煙花爆竹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但是,近年來隨著國內環保和安全生產要求的提高,實行煙花爆竹禁限放政策的城市越來越多。一面是傳統文化情結,一面是綠色安全目標,這道新舊碰撞而生的選擇題如何做?一些代表委員給出了意見建議。 對于禁限放政策,全國人大代表、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列了一組數據:截至2018年1月,全國共有803個縣級以上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,923個城市限制燃放煙花爆竹。這對煙花爆竹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。 張學武認為,中國是煙花爆竹的發源地,制作和燃放煙花爆竹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。中國是煙花爆竹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,有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單位近43萬家,從業人員超過400萬。燃放煙花爆竹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民俗,也是中國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一張亮麗名片。 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黃小玲指出,據統計,2017年中國煙花爆竹出口總金額為50多億元,中國煙花每年在國外承擔各類焰火燃放任務數百場,有力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輸出,有利于國際友好交往和對外文化交流。此外,據調查,湖南的瀏陽、醴陵和江西的上栗、萬載等主產區,共吸納70多萬花炮從業人員,年發放社會工資達200多億元,對于促進農民就業增收、推動農村經濟發展、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,是革命老區實行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。 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的影響究竟有多大?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日用雜品流通協會會長諸葛彩華表示,煙花爆竹燃放后短期內對燃放區域確實有影響,但經過專業機構測試不是產生霧霾的主要原因,而且生產企業也在加大降煙、除塵、脫硫等方面的科研攻關力度,已成功研發出無硫發射藥、微煙引線、環保型鞭炮、安全環保組合煙花等新產品。目前,我國煙花爆竹生產整體水準已達到發達國家的安全環保標準。 關于安全問題,諸葛彩華認為,近年來生產企業積極推行機械化、自動化生產,淘汰落后企業和產能,2012年至今企業數量由4921家減至2220家,95%的產能已集中在瀏陽、醴陵、上栗、萬載,以往易發事故的小散弱企業已被規模化、專業化的大型企業取代,大大提升了安全生產水平;銷售企業只要規范經營,銷售安全也是可控的;燃放安全則需加強教育宣傳。 諸葛彩華建議,出臺和完善煙花爆竹產業政策和產品標準,引導產業標準化、規范化發展。相關部門出臺城市煙花標準,在現有D級煙花爆竹產品的基礎上,按照無噪音、無污染、無人身危害的安全環保要求制定,全面促進產業升級。 黃小玲認為,要盡快啟動《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》的修訂工作,對煙花爆竹銷售進行分類管理,科學制定煙花爆竹生產、經營、燃放、運輸等環節的管理制度,一方面滿足社會對安全環保的要求,另一方面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黃小玲表示,應加大對煙花爆竹安全、環保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。當前,煙花爆竹行業處在轉型升級、科技創新的關鍵時期。建議工信、科技、安監等部門出臺政策,支持煙花爆竹產業安全、環保科技創新,重點加大對安全、環保技術創新項目和智能制造項目的扶持獎勵力度,支持行業建立規范科學的科研機構,加快推進煙花爆竹產業安全、環保發展進程。 諸葛彩華強調,一方面,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煙花爆竹產品質量抽檢和把控,嚴厲打擊和處罰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不合格產品的企業和個人;另一方面,要科學宣傳,加大對安全燃放煙花爆竹的宣傳力度,借鑒國外經驗,引導群眾以安全文明的方式正確燃放煙花爆竹,燃放后自行處理紙屑雜物。 在借鑒國外經驗方面,張學武指出,美國對煙花爆竹實行區域差異化管理,根據場地和環境情況進行具體劃分,對于人員和樓宇密集的城鎮地區,實行限地域、限時段禁放,其他地區則實行開放管理。美國專業燃放市場體量大、管理規范,專業燃放服務體系成熟,從創意策劃到組織實施均由專業團隊負責,燃放手續實行報備制,由燃放活動單位向當地管理機關報備,燃放由持燃放操作證的專業人員實行上門服務。這些管理方式,我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,吸收有益的部分。
|
|||